相信大多數設計師應該都聽行業前輩說過,要學會“破圈”學習;但是參加了很多行業大會,也加了不少真正厲害的人,卻沒能和對方建立起有效鏈接,對方沒記住你,你也沒什么能讓對方記住的地方;那有沒有什么方式能改變這種情況呢?
?
大多數社交其實是無效的?
我們都知道人脈的重要性,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人際交往的方式都是錯的。比如我們認為加了幾個大佬的微信,或者看了一些大佬分享的大會,或是線上與大佬寒暄過幾句,就和大佬成為了朋友,真的是這樣嗎?
很顯然,只是依靠這些表層的關系,你會發現,微信上就算大佬越來越多,但都是幾乎沒有什么有價值的關系,最多成為了朋友圈的點贊之交,很難真正邁出那一步。那么怎么去做,才能打破這種局面,真正結交一位大佬,快速和他建立聯系呢?
學會自我介紹?
想大多數和我一樣,和對方打招呼時,一般這樣說:我叫XXX,來自杭州,今年32,之前某某公司擔任設計師,很開心認識,希望以后大家多多關照;對方客氣回復:好的,然后就沒有然后了。想想別人和你這樣介紹時候,你會立刻有和他建立聯系的想法嗎?一定不會!為什么,因為他沒有什么價值給你。
你是誰
告訴對方你是誰,你的基本信息是最基本的。比如我可以這么說,大家好,我叫sky,是一名自由設計師,之前在BAT工作將近十年,今年剛從支付寶離職,專門從事設計作家,教育的工作,希望在下一個階段能把興趣變成我的事業,很開心認識。第一步,大家都會,簡單的介紹自己,言簡意賅就好。
你有什么價值
那么第二步往往很多人忽略掉的:就是展現你的價值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說一個我之前同事的自我介紹,讓我印象非常深刻:他說“大家好,我叫xxx,來自北京,之前在騰訊負責XX工作,很高興加入這個團隊。那我平時優點是會做動效,之前團隊的動效都是我來負責的,所以大家后面有什么動效的工作都可以來找我。
當時這個同事剛說完,主管和其他幾個老板就說,這個技能好,以后團隊動效就靠你了。第二天,就有同事動效工作找他幫忙。他很快速的在部門卡位好了,動效這個領域的工作,后面大家有動效設計也都會找到他。所以一個好的自我介紹,是打開人脈的第一步。
建立信任感和熟悉感?
我微信上有很多好友,我會習慣給用戶加標簽,好朋友,同事,星友,公眾號讀者等等。如果今天一個好友微信咨詢我,但是我們之前從來沒有聯絡過,甚至朋友圈點贊都很少,我無法記憶起這個人,也就只能簡單的回復幾句。
我曾見過一個厲害的人,他也添加了很多大佬,經常會去大佬公眾號底部去留言評論,打賞,朋友圈轉發大佬的文章,不要小看這些地方,其實作為公眾號運營者會每天看這些數據,后臺也會顯示出每月閱讀用戶的排行榜。通過這樣方式,讓大佬記住了他。
慢慢的,他嘗試著時不時就大佬文章中一些觀點去私聊請教,和對方探討某些不理解的地方,也會提出自己的觀點交流,最后禮貌的發一個小紅包或星巴克的卡表示感謝,最聰明是,他留言后也會補充一句,你不用回看到即可。雖然大佬也只會偶爾看到回復下,但是通過這種經常的一來一往,也就有了更多溝通交流的機會。
雖然看起來只是很簡單的幾個細節,但是也成功讓大佬記住了他,后來這個大佬去他城市出差,他鼓起勇氣約大佬吃飯,大佬也欣然答應了。這樣他們就有了線下四五個小時的聊天了解,最后成為了很好的朋友。
說這個故事原因是什么呢?就是今天我們有了很多厲害的人的聯系方式,如果不主動去做一些鏈接的事情,那也是無效的。試想一下,你朋友圈是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大廠設計師,從來沒有互動過,也不知道怎么開始?那么你們可以試試從點贊開始,從他每天關注的事情去尋找話題。
?
尋找一些共鳴話題?
有了前期關系的鋪墊,你們可以開始聊一些工作生活;比如你可以問下他最近在看什么書,那本書值得推薦?大佬一般都是大量看書的,這個問題你們一定是可以討論起來的;
其次比如你可以問他職業歷程,之前的工作經驗有木有失敗過,他是怎么調整的?人都會有失敗成功的起伏,他一定有很多故事可以和你聊起來。
也可以聊聊行業內的見聞看法,有沒有一些比較欣賞的設計師,比如喬布斯啊,原研哉等等,你們就可以基于這些去聊;
還可以聊聊設計專業之外的見解,他平時是怎么做投資理財的,對于剛畢業的新手有什么建議?你看上面那些話題,其實就能很好和大佬暢聊起來,你們的關系自然一下子就不會那么尷尬了。
讓自己變得有價值?
當然,人際交往中的的長效關系取決雙方的價值;我剛工作時候,也特別想認識BAT設計師,覺得那些設計師一定很多值得我學習地方,但是和大家一樣,加了各種人卻沒有機會鏈接。后來我就去讓自己提升,讓自己進入大公司,這個圈子就不知不覺把你圈進去了。所以與其去主動進那個圈子,還不如把自己變的更強,讓那個圈子主動把你帶進去。
后面,我做公眾號,從一個幾千的自媒體做起,慢慢的到現在的十幾萬,那些很多大V也慢慢主動和你熟絡了起來,我們也可以經常聊天討論這些過程中的經驗心得,互相學習。所以很多時候把自己變強,你想認識的人也會愿意來認識你。
最后?
今天的這幾個社交小技巧,都是設計師平時與人交流中不太留意和關注的,現在社會人心都很現實,價值互換是維持長久關系最好的狀態;借助這些牛人的力量,你也能時刻記得鞭策自己;希望大家在設計日記里,都能學會變成一個高情商,專業強的職場人。
作者:sky

轉載請注明:學UI網 » 不會和大佬設計師聊天怎么辦?先做好這5件小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