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設計師這些年,我一直有個類似“閃電俠”的標簽——就是在保證一定質量的情況下,出活賊tm快。這個特質最大的好處就是每天可以給自己騰出多一點時間做別的,比如我寫文章學習(打wangzherongyao),這點哪怕是血汗工廠或沒事兒也要996的福報廠也適用。同時它也是不當狗腿子也能獲得不錯績效(認可)的一種特質。今天這篇脫離理論派純實用性的和大嘎聊聊:如何提升需求分析及上手能力,降低返工率。
01?分析需求方的動機
?
顯然不太可能。
大部分情況下類似的這種產出目的性只有一個:這是給老板的老板看的,讓他覺得設計團隊有在好好積極的干事情,且還干出了點東西。那么其實這個ppt的真實需求方其實不是你的老板,而是你老板的老板(業務線負責人:一個可能壓根看不懂設計的人)。這個時候如果你把ppt的內容重心放到了設計的細節以及ppt的美化上,就很容易躺槍,也就是累了個半死還不落著好(真實發生在我周邊的案例)。
02 對新需求的快速定位與預判


03 競品分析用好了是AK47瞄準鏡
但這里有個特別需要注意的事情,很多鐵汁做競品分析做著做著就變成了抄竟品?
其實沒有什么創新是真正的從0-1,哪怕汽車的創造也是建立在馬車基礎上的,因此該如何有效的做競品分析,青出于藍而勝于藍,是個非常大的課題。
這里簡單來說分為3步:1.確定哪些是垂直競品,哪些是同類競品 2.對多個垂直競品進行深入剖析與比對(具體模塊的框架/交互/視覺樣式)3.結合與產品的溝通,判斷怎樣的升級或過渡帶更適合自己產品的設計。
害,說好的以后不寫長文這里又快超字數了。詳細版的競品分析教程內容太多了,要是有鐵汁需要的話點個“贊”讓我知道,我們下篇再賤咯~
原文地址:Nana的設計錦囊(公眾號)
作者:Nana

轉載請注明:學UI網 » 從需求分析到上手設計,如何快準狠?收好這3大秘籍
登錄收藏